2006年我校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引领了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我校也紧跟国家战略,2010年起不断探索物联网方向人才培养路径,2012年起设置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2018年获批校级优势特色专业。2021年以来,在调研分析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物联网相关领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青岛市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战略部署以及我校办学条件和优势特色(建有三级直属附属医院和康养中心),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在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基础上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工业领域、医疗康养领域物联网构建为切入点,专注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构建、物联网平台构建与运维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为青岛市和山东省培养解决物联网工程整体性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工程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及其接口技术、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物联网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基础、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设计、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云平台及移动开发技术。
物联网工程专业适合对计算机科学、电子电气、通信技术或物理学等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此外,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也会更加容易。
本专业在物联网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十余年经验。专业紧紧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形成专业群,培养信息技术产业多元感知、数据采集、智能控制、平台搭建、数据分析、智能应用、安全管理等方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活动,与华为、奇安信、华信、海尔、赛轮金宇、瑞源等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双导向、双规格、双主体、双导师、双课堂、双考核的“六双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CCB-3+1卓越物联网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爱物联、善思维、能设计、懂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物联网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
实施以“企赛研”为抓手的“CCB-3+1卓越物联网工程师培养计划”。
第一阶段(CCB-Conbine):校企联合,认知岗位。大一第一学期走进企业,了解计算机领域相关岗位及企业文化。
第二阶段(CCB-Connect):课程对接,深度训练。大二、大三专业课程中融入企业真实项目、大赛获奖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案例,训练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的核心能力;同时通过第二课堂、校科研平台等载体,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申请专利,参与横向课题等“企赛研”实践活动。2019年以来,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学生百分之百参与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项,获得挑战杯、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二、三等奖2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参与科研项目、教师横向课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40%,完成了“中德生态园生态监测系统”、“养老院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国家HVV项目演练”、“建筑工地人员安全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果园跟随机器人”等30余个项目,获得项目资金100余万元。
第三阶段(CCB-Bind):双元育人,绑定就业。大四实施卓越网络工程师计划,学生自愿进入企业,跟着企业导师,进行跟岗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高质量绑定就业。2019年以来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自愿参与卓越物联网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占总数的50%,绑定了高校软控、奇安信、华信、瑞源集团等MES系统开发、网络安全工程师、IOT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平台运维工程师等岗位的高质量就业。
就业领域: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领域:(1)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设计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在微处理器或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网络构建、数据传输等环节的开发工作。(2)IT/IoT解决方案架构师,集成不同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形成最优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完成端到端应用程序设计。
物联网云平台构建与运维领域:运维工程师,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掌握搭建、维护物联网云平台的关键技术和一般方法。能够根据给定需求搭建物联网云平台,从事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会使用故障处理工具,保障平台的稳定可用。
发展前景: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升级完善物联网,推进万物互联、高速链接的全域感知平台建设,打造窄带物联网应用标杆工程和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以上省、市规划目标的达成,必须以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以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但《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也指出,当前“总体实力较弱、产业链构成不完整、人才匮乏、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在十四五期间迫切需要得到改善。因此,万物互联,我的责任。